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办学层次、教学成果、晋升培训
基本内容/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全称: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学校级别:专科
办学性质:全日制公安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院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左家湾169号
邮政编码:
招生办公室电话:(0931)
传真:(0931)
电子邮件:@yahoo
学院简介/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职公安普通高等职业学校,隶属于甘肃省公安厅。
学院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左家湾169号,占地182亩。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情报中心、警察训练馆、警察培训中心、警察花园学生公寓、办公楼等教学、办公、生活设施齐全。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现有刑事侦查、警务管理、交通管理、公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禁毒等6个专业,计算机应用、刑事技术、特警3个专业。 综合容量2500人。 设有公安自学考试辅导站。 在职民警和在校学生可以参加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和专科考试。 按照公安部统一要求,学院对学生实行警务管理。
学院承担全日制公安院校教育和在职公安干警的初任、业务、警衔晋升等培训工作。 培养政治合格、纪律严明、身心健康、适应基层公安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教学成果/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学院已向基层公安、交通、监管等部门输送合格中专毕业生5320余名,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在职公安民警10000余名,培养高等院校函授毕业生1500余名。隶属于公安部。 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公安、交通、监管等部门的骨干力量。 其中700余人在单位、厅、班、司、局各级担任领导职务,500余人被授予一等称号。 、二等功、三等功,2人被授予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6人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90余人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省委、省十佳警官等,他们为甘肃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和普遍好评。
院系设置/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现有专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1人。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发展”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代表“”、“现代与当代
承担《历史纲要》、《警察伦理》、《形式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高等学校理论课程》,理论教学部从学院教学实际出发,以教学育人为中心,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和道德建设,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采取教学互动、课堂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学、科研、实践并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院先进集体,有1名教师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名师; 组织编写出版《公安干警职业道德》、《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素质教育热点问题》等教材,编印《公民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试题服务考试,并在《公共安全研究》、《健康职业教育》、《兰州学术期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余下文章《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继承”的辩证关系》一文张素云同志撰写的《》荣获*政策研究会“科学发展观忠实实践者”征文比赛二等奖; 2002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大学生“看成绩、歌颂党的成就”演讲比赛,1名学生获第一名,2名学生获优秀奖。 2005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演讲比赛。 一名学生获得三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优秀奖。 2004年,理论部教师组成的代表队参加甘肃省政府“爱国主义知识电视大奖赛”比赛,荣获第三名。
基础课教学部
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 同时聘请外聘兼职教师10余名。 基础课教学部负责学院的《大学语文》、《公安文秘学》、《公安公文写作》、《公安实用英语》、《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演讲与口才》 》、《逻辑》、《管理能力测试》、《应用理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此外,还承担各级公安民警培训班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人民公安大学函授课程和公安自学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 。
基础课教学部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先后对《大学语文》、《公安文秘学》等课程进行试探性改革,编写了《公安应用》编写》、《新公安应用写作》、《大学人文概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等教材10余部,其中《新公安应用写作》荣获第三届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材优秀奖获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甘肃公安警察素质》》一文获*公安系统征文比赛二等奖; 承担公安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一项。 同时还开展犯罪心理测试研究,经常帮助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实际案件测试,有效促进了学院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课余时间,有的老师还指导学生编写出版校报《靖远》,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普通话、英语演讲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有的学生被授予“优秀学生”称号。华语大使。
法律教学部
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4人。 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6人。 法学教学部不仅承担学院宪法、法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承担各类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的法律法规还承担各级人民公安大学函授课程和公安本科自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法学教学部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丰富的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和参与编写教材10余部。 其中,《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经济犯罪侦查与实务》分别荣获甘肃大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 他们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和学院的表彰。 奖。
调查部
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8人。 主要负责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三大专业的“侦查概论”、“犯罪现场侦查”、“经济犯罪侦查”、“毒品犯罪侦查”、“侦查讯问”、“侦查业务” ,以及为学院学生提供禁毒。 《综合模拟演练》、《金融犯罪案件侦查》、《涉税犯罪案件侦查》、《司法会计》、《禁毒法制》、《毒品案件侦查》、《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犯罪预防与控制》等课程。 侦查系顺应刑侦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结合经济犯罪新动向和甘肃省毒品犯罪相对猖獗的实际,遵循公安高职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公安实践,采用案例、模拟、互动等教学方法,以及“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学生)。贴近一线)实践培训方法,加强和改进了专业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侦查系在狠抓教学和系部建设的同时,实施教学、科研和实践并举的战略,组织、参与编写出版了《侦查讯问实训教程》、《经济犯罪》等教材。编着《经济犯罪侦查实务》、《刑事技术教程实验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等5部教材,在《兰州大学学报》、《高等科学教育》、《国家刑警》、《在《学院学报》、《河南公安学院学报》、《新疆公安学院学报》、《公安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贵州警察职业学院》等,5名教师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警察体育部
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2人。 警察体育教研室主要负责学校学生《抓斗》、《手枪射击》、《警察侦查战术》、《警察实战格斗技巧与体能》课程的教学和培训以及学校各类培训班的教学和培训工作。甘肃省各级公安厅。 ,负责组织全院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类比赛。
警察体育系在加强学生和在职民警实践技能训练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曾被*先锋体育协会授予“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被甘肃省公安厅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大型军事训练先进集体”。 1人被*先锋体育协会评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人被国家体育总局、甘肃省教育厅授予“全国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称号, 1人被甘肃省体育局授予“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 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个人”,6人被甘肃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指导员,5人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警体部在严格教学训练的同时,积极鼓励和督促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出版了《警察射击实用教程》、《警察侦查战术指导与训练》、《警察抓捕克敌技术》、《警察徒手制胜技术》、《人民警察实用技能演练》等警用教材。出版了《警察侦查战术》、《警察抓捕防暴技巧》系列光盘10张。其中黄素阳教授主编的《警察射击实用教程》和《出奇制胜》、《聪明制胜》张飞虎副教授撰写的《》等系列文章分别荣获2003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优秀教材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在《 《*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和《兰州大学学报》,其中5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
公安管理系
现有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4人,助理讲师1人,客座教授2人。 现有公安管理、治安管理(特警方向)、道路交通管理三个专业,建有模拟派出所、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四个实践教学实验室。 公安系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将公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与公安实际实践紧密结合,设计各时期的教学内容,形成较为完整、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到实战。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多次获得公安部、甘肃省公安厅和学院的嘉奖。 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局教育培训先进个人”、学院“优秀教师”、“优秀课程教师”等。
在《公安研究》、《公安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各级刊物、杂志、论文集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获奖优秀论文研究奖。 其中,李吉副教授撰写的《模拟派出所教学浅谈》荣获200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的特点与对策》 《中国西部大学》荣获*警察协会主办的《西部大学》“发展与公安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三等奖。 主编、参编各类专业教材15部。 其中,李季副教授主编的《公安派出所简明教程》荣获200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材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安民警中级培训教材简明教程》、《 《公安管理》《治安派出所工作简明教程》等教材被指定为甘肃省公安厅在岗培训教材。
公安科技系
现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3人甘肃省大中专院校,讲师6人。 拥有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图像技术、理化检验、法医学、物证技术等5个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多波段光源、文件检验等检验仪器、图像处理系统、指纹自动检测系统等。身份识别系统、红外、紫外摄影系统等教学实验仪器主要承担痕迹检验、文献检验、公安影像技术、理化检验和法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2001年9月,经甘肃省公安厅批准,成立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刑事科学技术研究,为基层公安机关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公安技术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集教学、科研、办案于一体。 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也积极服务于公安工作。 发表《5月4日手枪射击点估计方法研究》、《枪支上汗指纹“520”胶水外观的过渡处理》、《手指检索框架在计算机指纹输入中的应用》、《检验模具签名案件》等科研论文多篇,接受甘肃省基层公安机关委托的各类案件近百件,不仅解决了基层的技术问题,还培训了师资、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警察管理系
现有专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 主要负责《治安管理》、《治安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组织行为学》、《监狱管理》。 》、《公安决策》、《行政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3年,按照学院的安排,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警务管理系把公务员考试作为在甘肃省公务员招录考试中,近三年大学生“公共安全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率先改革了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的课程一直名列前茅,并得到了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为充分体现警察高职教育特色,以科研促教学,警管系教师主持完成省级项目2项、部级项目3项、院级项目2项。 在《*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德育》、《*科教博览杂志》、《*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 其中,《警官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政治思想教育的消除》一文荣获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成果三等奖。 另有10篇论文在“三北”会议、甘肃哲学年会、甘肃警察协会等会议上获奖。
计算机科学
现有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3人,助理讲师2人。 他们担负着学院各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学院校园网络的建设、维护和服务。 2003年“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甘肃考区)一级考试中,大学生成绩优异,总体通过率为96.1%; 在2004年“甘肃省计算机水平考试二级(VFP)”考试中荣获大专组第一名和全省计算机竞赛“神苏杯”一等奖; 在2005年甘肃省高等教育计算机竞赛(初中一级组)中获得团体总成绩第一名,以优秀率、良好率、通过率。 价格为*。
计算机系建成校园网,开通公安网、互联网,朝着实现校园信息数字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以优质的服务完成院内办公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使设备发挥最大效能。
全系教师主编或参编计算机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学院组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周末培训班
周末集训班是甘肃警察学院独有的校园活动,多年来一直是传统。 其职能是对周内违反纪律的学生组织培训,周末抄送学校制度和自省书。 参赛名单一般由各队队长在周五中午集合时公布,参赛人员由校园巡视组公布。 (因其原名校园纠察队,故巡视队俗称“学校纠察队”、“学校纠察队”)和大队纠察队(“大队纠察队”、“队纠察队”),负责人内务组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行为或团体,经登记后进行选拔。 一般来说,被选中的学生都是那些不能被选中的学生。 甘肃警官学院毕业的全省许多优秀基层干警经常参加周末培训班,磨练身体素质和写作能力。 久而久之,现在几乎100%都是厅级以上干部。 因此,周末培训班是甘肃警察学院非正式团体中最有威望的组织。
学生会
是由团委指导、学生会管理的学院组织。
它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学生迎接每一个新班级的学生。 甘肃警察学院学生会下设宣传部、对外联络部、妇女工作部等十个职能部门。 由于其神秘性,学生会虽然知名度很高,但很多学生对该组织并不了解,称其为“警校相关部门”。 就连它的妇女部也被认为是负责补洗衣服、照顾孩子、织毛衣的地方(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女童保护部或者妇联)。 一般来说,学生会是指其下属的宣传部。 该系主任牛旭经常被误认为是学生会主席。
旗卫
俗称或简称“国旗班”,由学生事务处会同学校惩教管理和管辖。 职能相当于学校的仪仗队,主要工作是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以及领导巡视时的仪表工作。
文学及宣传组织
即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和“警察花园”文学社。 这三个组织均由学院直接管理,与学生会平级并负责。 这三个组织名义上负责学院领导的文艺工作、宣传工作以及校园内的组织活动。 事实上,它们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的。 目前,这三个机构均由学生管理二大队一区队掌控。
校园广播站:站长叶海燕(二大队一区队二班长),副站长宋安庆。 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伴奏,日常音乐、新闻播报、报读等学院安排(一般是早操时音乐,中午放学后播放《人民警察之歌》,下午放学后点歌) 。 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隶属同一班子,广播电台全面负责一切工作。 由于可以看作是广播电台的子品牌,因此在学生中常与校园广播电台并称为“广播电台”。 电视台不小心在周二20:00向所有教室播放了无聊的《警察新闻》栏目。 广播室位于教学楼五楼北端左侧办公室。
“静园”文学社:会长王启刚(老师),实际负责人是副会长杨菊清(二大队一区队三班学生)。 文学社不定期向各区队发放校报《警园》。 内容以文学为主,还有学生记者的采访报道——这是报纸上最无聊的版块——以及对警界知名人士的采访。 访传。
监督组织
也就是校园巡视队、大队纠察队、内务队。
校园巡视组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直接管理。 原名校园纠察队,因此巡视队俗称“校纠”、“学校纠察队”。 2012年经批准更名为现名。
旅纠察队和内务队由各旅队长组建,只对旅队长或值班队长负责。 内务队最早是在2012年左右从仅由学生管理的二大队大队纠察队(“杰队”、“杰队”)中分拆出来的。两者的分工是,领导负责检查纪律,客房部负责检查卫生和客房服务。
博雅轩(书画社)
2013年底成立,主要领导为二大队一区队队员牛旭、杨锦春。 飞虎队是现甘肃警察学院的一个真正的学生组织。
(警察学院)飞虎队
该校是在张飞虎老师的领导下创办的,学生工作由其宣传部(实际指挥部甘肃省大中专院校,组长为二旅一区队张斌)负责。 飞虎队设有龙源飞虎队分部,向校外学生传授散打技术。
学生志愿组织
这些组织一般不受学生会控制。 他们是自发组织的,经学院团委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他们一般比学生会更活跃、更有名气。 目前最知名的此类组织有2013年底成立的博雅轩(书画社)、2011年成立的投机社、2014年成立的咏春功夫社,其他新成立的还有电影社等。
非正式组织
尽管在医院组织和组织了许多LOL团队组织,家乡协会等,但他们尚未获得医院青年联盟委员会的批准和默许。 通常,它纯粹是一个学生的私人组织。 例外是在校园担任电信业务办公室的代理商。
下一篇:没有了